消费文化是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等的总和。当前,我国消费文化的基本面是积极、正面、向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消极、负面、畸形的消费思想和行为,如消费符号化、过度消费和消费主义等。这些不健康的消费思想和行为,对于社会主义消费本质而言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消费文化异化。在以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习惯于从消费方面来讨论如何消解不良消费文化,产生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总感觉尚有力不从心之处。这提示我们,应该创新思路,从供给侧入手探讨这一问题。而一旦采用供给侧思路,就会发现当前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消解不良消费文化、引导消费文化健康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创新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新途径,是消解不良消费文化的法宝。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消解不良消费文化。首先,创新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试想,如果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其员工作为生产者会缺乏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作为消费者会缺乏满足其个性消费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如果社会普遍缺乏创新,不仅难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创业成为社会主流意识,有利于大众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创新成本和门槛不断降低,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就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来实现创意生活,而不再需要通过消费来彰显个性、实现自我。其次,在全社会普遍性的创新中,传统意义上的时尚将趋于没落,人们逐渐失去追逐那种时尚的动力。在缺乏创新的社会,由于消费的同质化强而供给的创新力弱,制造时尚潮流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新鲜感就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但在普遍创新的社会环境下,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功能革新、产品设计创新随处可见,原先所谓与美学相关的符号性时尚随时可能被新的创新所打破和取代,时尚转换周期越来越短,制造和模仿一个转瞬即逝的时尚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时,消费个性就会得到张扬,消费盲目性就会大大下降。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能够让消费回归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本位,是削弱消费主义的利器。消费主义的滋长可以从供给方面找到原因。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需要鼓励消费来消化产能。在鼓励消费的过程中,如果对消费的引导不到位,部分人就会对消费产生简单的庸俗化理解,认为“消费就是做贡献”,这就给消费主义留下了生存空间。同时,我国国内市场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导致一些消费者要通过“海淘”来满足需求,扩大了西方不健康消费文化的影响。显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并非要抑制消费,而是通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盲目和无度消费,扩大绿色和健康消费,让消费回归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本位。
提高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普惠性有利于树立新风,是引导消费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为了树立新风、更好地引导消费文化发展,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尽量不要给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消费设置门槛。对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群进行地域、职业、职务等方面的划分,容易使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等级差异,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也会对消费文化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应尽可能实现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普惠性。二是尽可能避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无效供给。比如,有些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县城,却建设了大型歌剧院、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大量宝贵的公共资源投入到需求不大的公共产品上,对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些公共产品的符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利于建设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
还应看到,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也有巨大反作用。如果消费文化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就会有力地带动供给结构向生态、绿色、可持续方向调整;如果网络化、服务化成为一种重要消费文化,就会带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促进服务经济发展;如果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主流消费文化,就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本,进而助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