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要改变这一现象,64.7%的受访家长希望教师不拖堂、不变相占用课间时间,60.6%的受访家长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督促学校改进。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安静的课间十分钟”是不合理的现象,违背教育规律,无论是学校的管理使然,还是孩子们的性格所致,均应该积极加以改变。
[综合分析]
曾经的中小学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可如今,很多学校和老师却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造成课间十分钟“静悄悄”的主要原因是,有的老师不让学生在室外逗留,更别说去操场,哪怕是想上卫生间也得尽快去,上完马上回教室;有的老师讲课拖堂,占用了课间数分钟的时间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安静的课间十分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处于久坐状态,对孩子脊椎、颈肩都不好,缺乏户外活动也是诱发近视的重要原因,很多小学生因此纷纷戴上了眼镜。课间十分钟不能自由活动,这种一直紧绷的状态会让孩子感到很疲惫,并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听课效率大打折扣。
看似“无用”的玩耍,其实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玩耍中学习与人交往,感受集体和团结的力量等。不让他们去外面玩,不仅少了很多人生的乐趣,更会严重耽误孩子的心智成长。
[对策措施]
学校应积极作为。不能为了校园安全或者便于管理,就剥夺了孩子们享受课间休息的权利。更何况,学生正处在发育阶段,需要一定运动量,运动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并且,让孩子们享受课间十分钟休息,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会显着提升下一节课学生的专注力、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管理部门对此当予以重视。比如,对课间十分钟中存在的“静悄悄”现象深入调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还如,应动员学校主动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多从细节管理入手,让孩子在课间十分钟动起来、快乐起来;再如,应避免因噎废食现象,怕因学生出安全问题而担责,就采取限制学生课间外出的办法。
限制学生课间十分钟外出更重要的是,在校园安全管理上多努力。比如,做好安全知识的普及,对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时堵塞。同时,从家长角度来看,学生在课间一旦因为打闹出现一些伤害,不能只是一味地责难学校,应该和学校共同努力,教育和引导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与小伙伴融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