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在查看事业单位岗位表的时候会发现,单位性质一栏有些属于全额拨款,有些则属于差额拨款。那么这两者有何区别?选择哪个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如何理解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全部由财政全额拨款,包括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办公经费等全部来源财政开支。这种单位公益性质更为明显,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本身不参与经营活动,不产生经济收益,一般为单纯的履行政府职能或者是执法部门。
其它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图书馆、文化馆、档案局、文化中心、公园、绿化站、城肥所、环卫处、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二、如何理解差额拨款?
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只给一定的费用,其余不够的部分由单位自己筹集,这种单位一般属于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有公共服务职能并且但自身通过服务和经营要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比如医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担政府社会职能的单位。其它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有高等学校、实用性的科研院所、文化演出单位等。
三、全额拨款VS差额拨款?
就整体保障性而言,全额拨款事业编显然要好于差额拨款事业编。全额拨款事业编顾名思义就是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负担,基本能实现旱涝保收。
而差额拨款事业编只是由国家承担部分工资待遇(一般是定额),不足部分由单位自筹或从自营收入中留成补足。在单位效益有保障的前提下,差额拨款事业编不比全额拨款事业编待遇差。比如医院、高校以及一些具有创收能力的科研院所,其人员虽然是差额拨款事业编,但因为单位产生良好效益后,可以核发绩效工资、奖金等,其收入不仅超过全额拨款事业编,甚至远高于公务员。不过一旦效益出现波动引发滑坡,差额拨款的工资待遇毫无意外可能下滑。
由此可见,到底是全额拨款事业编好,还是差额拨款事业好,关键还是要看个人选择,对于追求稳定的小伙伴来说,全然拨款是首选,当然如果没有合适岗位的情况下,选择差额拨款也不错。